胎位即胎儿在子宫里的姿势和位置。胎位是指胎儿先露的指定部位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的关系,正常胎位多为枕前位。妊娠30周后经产前检查,发现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谓之胎位不正,其中以臀位为常见。胎位不正如果不纠正,分娩时可造成难产。
胎位不正什么时候纠正
在怀孕28周以前,由于羊水较多,胎儿较小,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范围大,胎位容易改变。
妊娠32周以后,宝宝生长迅速,羊水相对减少,此时胎宝宝的姿势和位置相对固定。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适的纠正时间为孕30-32周之间。
如果36周胎位仍然不正,就很难转为头位了。如何纠正
胸膝卧位:
2. 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脸偏向一侧。
3. 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维持此姿势约两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5-10分钟,每日2-3次。
胸膝卧位适用于孕30-34周的准妈妈调整胎位,5-7天为一疗程,一周后复查。这是一种借胎儿重心的改变,增加胎儿转为头位的机会,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胎位缩写
顶先露的代表骨为枕骨(occipital,缩写为O);臀先露的代表骨为骶骨(sacrum,缩写为S);面先露的为下颏骨(mentum,缩写为M);肩先露的代表骨为肩胛骨(scapula,缩写为Sc)。
胎位的写法由三方面来表明:
1、代表骨在骨盆的左侧或右侧,简写为左(L)或右(R);
2、代表骨名称,如顶先露为“枕”,即“O”,臀先露为“骶”,即“S”,面先露为“颏”,即“M”,肩先露为“肩”,即“Sc”;
3、代表骨在骨盆之前(A)、后(P)或横(T)。例如顶先露,枕骨在骨盆左侧,朝前,则胎位为左枕前(LOA),为最常见的胎位。
胎儿枕骨在产科临床上的标志为“后卤门”。

顶先露有六种胎位
左枕前(LOA)

左枕横(LOT)
左枕后(LOP)
右枕前(ROA)
右枕横(ROT)

臀先露有六种胎位
左骶前(LSA)
左骶横(LST)
左骶后(LSP)
右骶前(RSA)
右骶横(RST)
右骶后(RSP)
左骶横(LST)
左骶后(LSP)
右骶前(RSA)
右骶横(RST)
右骶后(RSP)

面先露有六种胎位
左颏前(LMA)
左颏横(LMT)
左颏后(LMP)
右颏前(RMA)
右颏横(RMT)
右颏后(RMP)
左颏横(LMT)
左颏后(LMP)
右颏前(RMA)
右颏横(RMT)
右颏后(RMP)

肩先露有四种胎位
左肩前(LScA)
左肩后(LScP)
右肩前(RScA)
右肩后(RScP)
左肩后(LScP)
右肩前(RScA)
右肩后(RScP)